推荐文章
· 森林草原防火 我们在行动
· 追回被盗摩托车 你必须了解一下!
· 无证驾驶连撞两车 肇事逃逸终被抓
· 电线杆不翼而飞 男子“以盗治盗”反被
· 永仁警方连续查获7车非法运输烟叶
· 扶贫帮困情永在——期待“鱼鳞女孩”的
· 永仁县智慧“云解纷”网络调解平台上线
最新文章
· 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
· 凝聚合力 激发动力 开启永仁诉源治理
·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必须持之以恒
· 关于征集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的公告
· 关于征集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的公告
· 关于征集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的公告
· 关于征集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的公告
  当前位置:首页 >> 平安永仁 >> 部门动态
    宜就镇:沪滇协作助振兴 传统古村焕新颜    
[ 日期:2021/11/29 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:1298 评论:0 ]

永仁县宜就镇外普拉村地处宜就镇西南边,距宜就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,距县城40公里。全村区域面积31.9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1537米,年平均气温25℃,降水量750毫米,辖15个村民小组,有农户374户1302人(其中彝族人口占 36.0%,汉族人口占 63.7%,回族占 0.2%,傣族占 0.2%),有党总支1个,下设党支部13个,共有党员72名(其中女性党员14名)。

在90年代初期,外普拉由于村落集中、人口聚集加之种烤烟群众收入相对较高,素有永仁“小香港”之称。但随着时代的变迁,人员外出求学、务工增多,以及交通、通信、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,“山高、坡陡、箐深”“扩建无空间,外迁无资金”“产业散小弱”一度成为了这里的真实写照。全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385人,贫困发生率为29.9%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贫困村”。面对这一困境,外普拉村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,最终将发展思路停在了“没有改变”上,依托传统古村的自然禀赋和优势,借助沪滇协作的扶持机遇,全力打好“乡村振兴”五张牌,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发展,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子,有力推进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,实现了从“贫困村”到“示范村”的华丽转身。

一、 巩固脱贫成果,打好“产业振兴牌”

产业兴百业兴,外普拉始终把产业振兴摆在突出的位置,在抓好群众增收致富上下功夫见实效,重点围绕巩固提升传统产业,发展壮大优势产业,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,精心培育“乡村旅游、优质烟叶、特色农产、绿色食品”四大支柱产业,不断提升产业带富能力,切实巩固好脱贫成果。一是文化旅游产业实现“零突破”。2017年外普拉被列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示范村,由玫琳凯中国公司出资42万美元,改造了外普拉首套乡村民宿,成为了外普拉乡村旅游的引爆点。同时撬动沪滇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642万元和招商局慈善基金会500万元的项目,建成外普拉书院、外普拉朴门永续农场、外普拉游客接待中心,项目的完工并投入使用,为外普拉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截止目前,共接待游客80场次,最大日接待量超过3000人,过往游客超过3万余人。《四大走廊》之《奇山异水走廊》、公益扶贫电影《我和我的第二故乡--传承》、湖南卫视芒果TV《希望的田野》等为代表的优秀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在外普拉取景拍摄。2021年外普拉村被列为云南省旅游名村,AAA级旅游景区评定工作通过州级评审,外普拉的知名度、美誉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。二是传统种植产业实现“提质增效”。依托生态环境优势,大力发展绿色产业。全村累计种植芒果2800亩,每年仅芒果产业产值就超过3000万元。积极探索生态水稻、稻鱼共生、咖啡种植技术,于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土壤检测和农残检测,“外普拉生态大米”成功拿到首张“零农残身份证”,并成功申报“三品一标”认证,不断提升了生态产品的知名度、美誉度和产品的附加值。目前生态大米和“小乔芒果干”已远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,并已经形成良好的口碑。认真贯彻省州县重塑烤烟支柱产业新优势的精神,切实抓好外普拉“三年烤烟行动计划”的落实,积极争取560万元烟田项目资金,对大村、大巴山、大田房的烟区生产生活用水进行了全方位改造,彻底解决“看得见水,用不上水”的尴尬局面,烤烟生产实现连年大丰收,成为了全县有名的“烤烟大村”。今年全村烟叶产值达1046万元,户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。

二、壮大人才队伍,打好“人才振兴牌”

乡村振兴需要“带头人”“主心骨”。一是典型引路。于2019年成立了永仁外普拉乡村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(以下简称合作社),并吸纳周边174户,237名村民加入合作社。实现了“建、管、营”三者并举,自合作社运营以来共创收20万元,为全村村民实现人均增收500元以上,2020年底为27户参与生态水稻种植户分红6000余元。二是注重培训。紧紧抓住乡村人才培养、引进、管理、使用、激励等机制,不断在培育高素质农民、农业农村科技人才、农业农村专业化队伍、社会人才等方面着力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。近年来共组织开展了村组干部、合作社骨干、致富带头人、村庄管理治理能力、振兴乡村新理念、乡村生态发展、乡村文明等方面的专项培训11场 540人次,到大理宾川县朱苦拉村,安宁市白甸村外出考察学习活动2次67人次。同时,突出妇女“半边天”作用,专门对全村妇女重点开展了对酒店运营管理、接待礼仪、乡村庭院经营、乡村导览、家庭卫生收纳、彝族刺绣、厨艺、彝族歌舞、烤面包技艺等方面进行专项培训。通过各类培训,外普拉大村的群众思想实现了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,特别是广大妇女,从没有想法到有了自己的想法,从不会说普通话到敢说普通话,从不会夸自己的村庄到会说自己的村庄,从准备举家外出务工到坚定信心在家发展的转变,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,增强了发展理念,形成了共同建好建美外普拉的共识。三是村校共建。今年7月云南财经大学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顺利挂牌外普拉,98名师生到外普拉开展为期7天的“三下乡”活动,从“基础设施欠发达地区、民族地区如何实现乡村振兴”、“现行农村条件下如何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营和管理”、“乡村旅游+”的发展模式和农村群众素养能力提升志愿服务四个专题进行“一对一”的讲解和实践调研,实现了“校村”共建共享的目标。

三、擦亮“传统古村落”名片,打好“文化振兴牌”

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加强村风民俗和乡村道德建设,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。一是保护与开发并重。在注重保护外普拉村传统村落的同时,也充分挖掘非遗文化,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,着力打造石头文化、农耕文化、歌舞文化、水文化、民俗文化。认真制定《外普拉大村传统村落保护条例》对建筑风貌、外立面、村规民约、生态环境等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,切实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。二是扩大宣传。提高村庄的宣传知晓度,采取请“走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的方式相结合,积极策划传统节日活动,如火把节、祭龙大典、赶山街等节日,重点创新举办好豆花节、摸鱼节、乡村音乐节、祭龙节等活动吸引游客“走进来”, 外普拉村2019年成功举办了“豆花节”“外普拉游市集活动”,约累计吸引游客3500人到村游玩,同时吸引了新华网、人民网、中国新闻网、光明网、中国经济网、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。在2019年12月北京的论坛活动外普拉村宣传推介活动登上了人民日报。2020年4月外普拉大村以“不变应万变”脱贫致富发展模式专题报道,分别被州电视台、楚雄日报、省电视台、人民日报、中央新闻频道宣传报道。同时,外普拉女性还自发组建了一支30人的艺术团火波若玛(汉语意思为月亮女儿)艺术团、彝族刺绣协会,广泛宣传外普拉的风土人情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,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培育了乡村的文明风尚,提升了农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。 

四、激发古村活力,打好“生态振兴牌”

认真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坚持农业绿色发展导向,充分挖掘古村落文化、对原有民居进行特色化改造和开发、提升打造自然景点、积极申报项目资金等举措,让沉寂了数百年的古村焕发出新的活力。一是整合力量,夯实基础设施建设。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、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客观现实,2014以来,全村共整合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418.58万元,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和提升改造。其中:投入沪滇项目资金642万元,完善青年旅社、半山酒店、稻田景观、水稻加工厂等项目;投入1500万元完成通组道路开挖、路基改扩建4条37.9公里,通村道路硬化1条(外普拉大村至方坡段)3.8公里;投入382万元完成建设爱心水窖、烟田水窖共计1300口,架设8公里自来水管道,烟田倒虹吸工程8.7公里;投入140万元新建小组党员活动室7个;投资70万元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;投资300万元实施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项目,新建大村人饮管道和村间巷道硬化等;玫琳凯中国公司出资42万美元,改造了外普拉首套民宿;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投资500万元的项目,建成外普拉书院、外普拉朴门永续农场、外普拉游客接待中心,可同时容纳70余人住宿,为打造一个集田园风光环绕的田园度假、休闲农庄、古村探秘旅游、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村落打下坚实基础。二是认真落实村建行动。高规格聘请专业设计团队驻村开展专项服务,全程参与外普拉策划、驻村参与指导村庄生态建设、对外宣传推广等工作;积极开展村庄实用性规划工作,结合全省“干部规划家乡”行动,外普拉作为省级试点村已纳入全省第一批规划范畴,目前各项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。三是扎实开展乡风文明。认真贯彻落实“门前三包”、“村组月清扫”、“农户日保洁”、“爱国卫生运动与‘红黑榜’相结合”、“爱国卫生运动与政策享受、表彰评选相结合”、“村组垃圾清运收费”6个专项制度,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,全面打造生态宜居乡村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,着力打造山清水秀乡村风光,建设生态宜居农村环境,推动“百姓富”和“生态美”双赢。

五、强化党建引领,打好“组织振兴牌”

办好农村的事情,实现乡村振兴,关键在党。一是筑牢堡垒。外普拉村坚持以“小支部带领我们奔向大世界,花篮背水激发古村落焕新颜”党建品牌为引领,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的“领头雁”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通过加强村“两委”班子建设、加大党建工作经费投入、强化党员素质教育培训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工作,强化基层党建,深入贯彻“双推进”模式,加强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,切实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为村组发展、群众脱贫致富注入活力。二是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。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,采用新思路新方案,攻克制约乡村产业、人才发展的难点,疏解基础设施通达的堵点,治理环境污染的痛点,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,为农民群众干实事、干好事、干成事,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出实招、见实效,真正深入群众,真心依靠群众,真诚服务群众。三是传承“花篮背水”精神。曾经的外普拉,地高水低,村民们就用花篮垫上一层塑料布,到山脚的河里背水浇烟,发展产业,有的跑一趟将近三四公里。如今,外普拉村早已实施了烟水配套工程,但“看天吃饭靠不住,穷等不如苦干,苦干才能致富”的“花篮背水”精神已成为村民们永久的记忆。近年来,外普拉村以“花篮背水”精神为引领,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,紧扣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,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。在村党总支的引领带动下,形成了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,民宿和乡村旅游收入实现“零”突破,村集体经济从“空壳村”变为“富裕村”。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乡村;2020年被评为州级文明村;2021年被评为云南省旅游名村;2019年被评为“楚雄州基层党建示范党支部”,2020年被评为“云南省基层示范党支部”。

在今后的发展中,外普拉将紧紧围绕“四美乡村”目标,依托传统古村的自然禀赋和优势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、生态农业,坚持走“民宿+”“生态+”“康养+”等为业态的融合发展之路。认真谋划项目对半山酒店、传统村落古街道、传统村落村庄风貌保、智慧古村落、生态农业景观、耕读文化实训基地、农家文化小院等进行提档升级,积极争创国家3A级景区,努力将外普拉村建成彝族风情文化体验目的地、四季健康养生旅居目的地、全景公园生态旅游目的地、城乡一体品质休闲生活区,成为“全景皆美、全面配套、全业兴旺、全网畅通、全域覆盖、全民共享”的旅游文化名村。

  上一篇文章: 猛虎乡:特色普法让法条“活起来”
  下一篇文章: 永仁县司法局2021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期评估总结